一文解析不盈利企业能赴美上市的根本逻辑
近年来,亏损公司的首次公开募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普遍。
根据佛罗里达大学IPO专家兼金融学教授Jay Ritter的数据,2018年81%的美国公司在公开募股前的一年中都是无利可图的状态。根据Ritter的数据,2018年是1980年以来,唯一一次不盈利IPO比例这么高的年度。
数据显示,投资者对不盈利的公司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在2018年,大约一半上市的非技术、非生物技术公司在首次公开募股前一年中都无法盈利。在2018年大约84%的上市科技公司处于亏损状态。通常情况下,投资者预计他们将在一两年内盈利,具体取决于公司。
比如爱奇艺、B站、虎牙、拼多多、蔚来汽车、流利说、优信等等,都是属于在2018年亏损的状态下上市的。
爱奇艺,三年亏损近百亿元,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分别亏损:25.75亿、30.74亿和37.36亿
B站,三年亏损13亿元,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分别亏损:3.735亿元、9.115亿元和1.838亿元;
虎牙,两年亏损7亿元,2016年、2017年分别亏损6.26亿元、0.81亿元
拼多多,三年亏损13亿元,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第一季度分别亏损:2.92亿元、5.25亿元12.17亿元;
蔚来汽车,三年亏损百亿元,2016年、2017年和截至2018年上半年分别亏损:25.733亿元人民币、50.212亿元人民币和33.255亿元人民币;
流利说,亏损1.88亿元,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分别亏损:8920万元,、2.428亿元、1.823亿元;
优信,一年最多亏损27亿元,2017年、2016年和2018年第一季度别为亏损:27.48亿元、13.92亿元和8.394亿元。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投资不盈利的上市公司?
市场认为,不盈利首次公开募股增多反映了公开和私人市场普遍偏好增长能力而不是盈利能力。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